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黃卷L4

第一部分:非選擇題(共 40 分)
一、字音字形(每字 1 分,共 9 分)
1.河「畔」:ㄆㄢˋ                                2.「輭」泥:ㄖㄨㄢˇ                           3.青「荇」:ㄒㄧㄥˋ

4.自「剖」:ㄆㄡˇ                                5.惆「悵」:ㄔㄤˋ                                6.章「垿」:ㄒㄩˋ

7.「膾」「ㄓˋ」人口:ㄎㄨㄞˋ      8.巴黎的「ㄌㄧㄣˊ」爪:

二、解釋(每題 2 分,共 12 分)
1.「漫」溯:不經心的樣子。                                            2.「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光亮潤澤的樣子。

3.放歌:大聲唱歌。                                                           4.招搖:搖動。此處形容青荇隨波擺動的姿態。

5.長「篙」:撐船用的竹竿。                                            6.在我的心頭「蕩漾」:原指水波上下波動,此指影
    像在心中一再浮現。
三、改錯(每字 1 分,共 8 分)
1.詩人以其浪漫的情懷、飛的想像力、濃烈的情意、美深的意境,呈現詩歌抒情的美感。
答:飛「揚」、「優」美、深「邃」。

2.徐志摩的詩歌柔美流麗,嫵媚飄,具有極強的藝術力。
答:飄「逸」、「魅」力。

3.你不妨搖曳著一頭的草,不妨縱容你滿蘚;你愛穿什麼就穿什麼,扮一個牧童,扮一個漁翁。
答:「蓬」草、滿「腮」、「苔」蘚。

四、配合(每小題 1 分,共 11 分)
1.下列選錄蔣勳〈願〉,請依照詩意,從參考選項中選出正確的詞語代號,填入中。
  我願是滿山的杜鵑 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我願是繁星╱捨給一個夏天的夜晚╱我願是千萬條江河╱流向唯一的海洋╱我願是那╱為你,再一次圓滿
  如果你是島嶼 我願是環抱你的╱如果你張起了船帆╱我願是輕輕吹動的風浪╱如果你遠行╱我願是那╱準備了平坦╱隨你去到遠方
  當你走累了╱我願是夜晚╱是路旁的╱有乾淨的枕蓆╱供你睡眠╱眠中有夢╱我就是你枕上的淚痕
  我願是╱讓你依靠╱雖然白髮蒼蒼╱我仍願是你腳邊的爐火╱與你共話回憶的老年……
參考選項:()海洋 ()星星 ()客棧 ()月 ()路 ()手臂
解析:
(1)為你再一次「圓滿」,「月亮」才有圓缺,故選()
(2)如果你是「島嶼」,而環抱島嶼的是「海洋」,故選()
(3)如果你「遠行」,準備了「平坦」,隨你去到遠方,平坦且不斷延長的只有()「路」,具有路長情更長的意涵。
(4)位在路旁、有乾淨的枕蓆供你睡眠,故選()「客棧」最適切。
(5)能讓你依靠的是「溫暖的臂彎」,故選()「手臂」。
賞析:全詩充滿了溫柔的情意,處處為對方設想的巧思,讓人不得不感動於作者的細膩與體貼。當對方朝向遠處的夢想前進時,自己將會亦步亦趨的一路相隨、相伴。或是化身為平坦的路、溫暖的客棧、堅強的臂彎讓你依靠……每一個構思都充滿了盈盈的愛意,即使時間消逝而仍陪伴至終老,是一首深情款款的小詩。
2.下列各項皆與離(送)別有關,請從參考選項中選出正確的詞語代號,填入( )中。
  ()  (1)   借指送別或餞行。
  ()  (2)   比喻人的別離。
  ()  (3)   泛指送別的地方。
  ()  (4)   十分留戀、愛慕,捨不得離開。
  ()  (5)   本為唐朝王維所作〈渭城曲〉詩,後人將之譜為送別之曲。
  ()  (6)   原指梁山伯送祝英台下山回家的一段情節,後為男女情侶送別的代稱。
參考選項:()陽關三疊  ()十八相送  ()戀戀不捨  ()伯勞飛燕  ()十里長亭  ()折柳
解析:
()樂曲名。今僅存琴歌譜,因「西出陽關無故人」句重複三次,故稱為「陽關三疊」。
()古時於路旁,每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供行人憩息。因此,近城的十里長亭常為人們送別的地方。
()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東有座灞橋,古人餞送友朋至此,常折柳贈別,以表達依依之情。
第二部分:綜合測驗(每題 2 分,共 38 分)
  (C)   1.    下列各組「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者字形兩兩相同 (A)一「ㄊㄢˊ」死水╱天方夜「ㄊㄢˊ 
(B)色彩斑「ㄌㄢˊ」╱口無遮「ㄌㄢˊ」 (C)國際「ㄇㄢˋ」遊╱「ㄇㄢˋ」不經心 (D)矯「ㄖㄡˊ
造作╱「ㄖㄡˊ」躪好人。
解析:(A)潭。一潭死水:比喻停頓或沉悶的現象╱譚。天方夜譚:形容荒誕誇飾的言論。(B)斕╱攔。口無遮攔:說話沒有顧忌,有什麼說什麼。(C)漫。漫不經心:毫不留意。(D)揉。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刻意做作╱蹂。蹂躪:摧殘。躪,音ㄌㄧㄣˋ
  (B)   2.    下列文句,何者沒有錯別字 (A)現在學生因課業壓力繁重,對於學習總是意興瀾珊 (B)面對同學們的揶揄,他似乎毫無反應 (C)他最近工作不順遂,又遭逢母喪,看起來形容枯稿,真讓人擔憂 (D)年輕人的可愬性,比起老年人來得高。
解析:(A)意興「闌」珊(形容興致極為低落)。(B)揶揄:嘲弄。(C)形容枯「槁」(外貌乾瘦,神情憔悴)。(D)可「塑」性。
  (D)   3.    小英利用暑假期間到英國遊學,國文老師請她寫一篇報告,下列畫底線的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深覺康橋一定是個很美的地方,才值得他這麼的懷念非常幸運的,今年暑假我飛到英國,參加劍橋大學遊學課程  (A)() (B)() (C)() (D)()
解析(A)感「觸」。(B)「根」本、「奢」望。(C)「划」船。
  (A)   4.    下列各組「 」內的字,何者讀音兩兩相同 (A)「榆」樹╱「逾」期 (B)長「篙」╱「蒿」菜 (C)「溯」游╱「朔」風 (D)濟」南╱藥「劑」。
解析:(A)ㄩˊ。逾期:超過所定的期限。(B)ㄍㄠㄏㄠ(C)ㄙㄨˋ。溯游:順流而下╱ㄕㄨㄛˋ。朔風:北方吹來的寒風。(D)ㄐㄧˇㄐㄧˋ
  (B)   5.    再別康橋〉:「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句中「溯」字的意義,與下列何句「 」內的字義最接近 (A)「順」風轉舵 (B)「泝」洄沿流 (C)「逆」天背理 (D)東望平「皋」。
解析:(A)沿著同一個方向。順風轉舵:比喻順著情勢的發展而轉變態度。(B)逆流而上。(C)違反。逆天背理:違反了天道常理。(D)水岸。平皋:指水邊平地。
  (B)   6.    〈再別康橋〉:「在星輝斑斕裡放歌。╱但我不能放歌」,作者於詩中表現出 (A)心情起起伏伏,難下決定 (B)因離別的感傷,無法高歌 (C)因往事紛繁,不堪回首 (D)怕高亢的歌聲,擾人清夢。
解析:(B)情感由歡喜激昂轉為離別傷感,不能放歌是因離別的惆悵。
  (D)   7.    再別康橋〉:「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詩中所呈現出的情境,與下列何者意近 (A)沉默是金 (B)潛神默思 (C)面面相覷 (D)無聲勝有聲。
解析:(A)保持沉默是最可貴的。(B)聚精會神,專心思考。(C)互相對視而不知所措。形容驚懼或詫異的樣子。覷,音ㄑㄩˋ(D)靜默有時比多話更有力量。


  (C)   8.    再別康橋〉:「沉默是今晚的康橋!」為何詩人如此感嘆 (A)康橋夜晚遊客稀少,所以安靜 (B)康橋乃是作者虛構的幻境,安靜而典雅 (C)沉默的氛圍是作者離別的惆悵 (D)夜晚康橋人聲鼎沸,更襯托作者的落寞。
  (C)   9.    再別康橋〉中所描述的景物,處處可見徐志摩對康橋的眷戀,下列何者不包括其中 (A)河畔的金柳 (B)水底的青荇 (C)幽微的晨曦 (D)如虹的潭水。
解析:(C)是指天剛亮的時候,詩中並未提及。
  (D)   10.  下列關於〈再別康橋〉詩句的說明,何者正確 (A)「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蕩漾」:描寫榕樹的倒影讓人眷戀 (B)「尋夢?撐一支長篙」:暗指作者尋夢過程的艱辛與懊悔 (C)「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表現作者對康橋瀟灑自若的告別 (D)沉澱著「彩虹似的夢」:象徵昔日在康橋尋夢的美好時光。
解析:(A)榕樹→柳樹。(B)書寫在康橋泛舟尋夢。(C)表現作者對康橋的依戀不捨之意。
  (C)   11.  下列關於〈再別康橋〉一詩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全詩共七節,一韻到底,音韻和諧 (B)本詩首尾兩節,皆以「星輝」點出離別的哀傷 (C)時間上採順敘法,從黃昏寫到夜晚 (D)作者以悲憤的筆觸,寫出心中對康橋的深情眷戀。
解析:(A)非一韻到底。(B)本詩首尾兩節,以「雲彩」做為康橋美好時光的象徵。(D)悲憤→唯美。
  (D)   12.  〈再別康橋〉作者以「雲彩」一詞表現多層含意,下列有關「雲彩」寫作技巧的解說,何者敘述正確 (A)「不帶走一片雲彩」顯現離情依依,戀戀不捨 (B)「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意指作者開心向康橋道別 (C)以「雲彩」象徵在康橋的雲繽紛多彩 (D)全詩以「雲彩」意象首尾呼應。
解析:(A)顯現作者化離情依依為瀟灑告別。(B)表現作者的故作瀟灑。(C)象徵在康橋的美好時光。
  (D)   13.  再別康橋〉一詩中作者連用三個「悄悄」,用意何在 (A)強調步伐挪移的輕巧靈動 (B)襯托
月夜景色的寂寥 (C)暗指心中的怨與不平 (D)但願自己「瀟灑的來,又瀟灑的走」。
解析:(D)連用三個「悄悄」對應「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狀似瀟灑,實依依難捨。
  (C)   14.  下列詩句,何者與「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所使用的修辭技巧相同 (A)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B)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C)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D)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解析:題幹與(C)皆為譬喻。(A)疊字。(B)轉化(擬物)。(D)類疊。
  (B)   15.  下列表格是阿Q所完成的〈再別康橋〉修辭分析報告,何者敘述錯誤
選項
詩句
修辭分析
(A)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輕輕」是類疊
(B)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雙關,是繽紛的夢幻,也是燦爛的愛情
(C)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悄悄」是類疊;「笙簫」借代為音樂
(D)
夏蟲也為我沉默
移情作用使無情之物也同感離別的惆悵
解析:(B)譬喻。
  (A)   16.  下列一段散文摘自徐志摩〈北戴河海濱的幻想〉,推斷其中錯散文句的排列順序,何者最恰當?「我的心靈, ()生平初度的怒潮,()有疏鬆的海砂中偶爾的迴響,()比如海濱,()更有
殘缺的貝殼,()已經漸次的消翳, 反映星月的輝芒。」 (A)()()()()() (B)()()()()() (C)()
()()()() (D)()()()()()
解析:由「我的心靈」此句延伸,後面以譬喻句()接續,文意最為妥切;而依文意脈絡的發展「我的心靈,比如海濱」所產生的波濤,之後接著()再接()最順暢。而又從句法推知「只賸有……更有」,()()連在一起。因此答案選(A)
  (D)   17.  下列關於「現代詩」的敘述,何者正確 (A)又名白話詩、新詩、近體詩 (B)為散文的分行書寫 (C)不限定字數、格律,但須押韻,以求音韻和諧,又名「自由詩」 (D)是新文學運動興起後重要的詩歌體裁。
解析:(A)「近體詩」為唐代新興詩體,為與「古體詩」相對。(B)非散文的分行書寫,散文、新詩為兩種不同的文學體裁。(C)不限定押韻。
  (A)   18.  下列關於徐志摩生平、文學成就的說明,下列何者錯誤 (A)原名志摩,字又申,出國留學前更名為章垿 (B)出身商人家庭,曾經師事梁啟超 (C)曾與聞一多梁實秋等人組織新月社 (D)著有詩集《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解析:(A)原名章垿,出國留學前更名為志摩。
  (C)   19.  如果想閱讀徐志摩的相關作品,下列哪些書籍,可找到相關資料?()《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中國現代詩導讀》()《中國新文學大系》()《臺灣詩選》 (A)()()() (B)()() (C)()() (D)()
()
解析:()徐志摩出生於清德宗光緒二十二年,不可能列入《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易中天著)()徐志摩非臺灣詩人。
第三部分:閱讀測驗(每題 2 分,共 10 分)
:閱讀下詩,並回答20.22.題。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裡瀟灑,╱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飛揚,飛揚,飛揚,╱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淒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悵╱飛揚,飛揚,飛揚,╱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裡娟娟的飛舞,╱認明了那清幽的住處,╱等著她來花園裡探望╱飛揚,飛揚,飛揚,╱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時我憑借我的身輕,╱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雪花的快樂〉)
  (D)   20.  依據詩意,本詩中「雪花」代表 (A)凌雲壯志 (B)初戀情人 (C)幻夢成空 (D)詩人自己。

  (B)   21.  本詩通過雪花飄下的整個過程,表達出詩人內心的情思是 (A)紛亂無序 (B)堅定熱誠 (C)感傷惆悵 (D)逐浪隨波。
解析:(A)紛亂無序:紛雜紊亂而無秩序。(B)由「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淒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悵╱飛揚,飛揚,飛揚,╱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裡娟娟的飛舞,╱認明了那清幽的住處,╱等著她來花園裡探望」可看出詩人的堅定與熱誠。(D)逐浪隨波:比喻人沒有確定的方向和目標。
  (A)   22.  依據上詩形式內容推斷,本詩性質應屬 (A)格律詩 (B)古體詩 (C)圖象詩 (D)散文詩。
解析:從句式、押韻向、揚、香……)可知為格律詩。
賞析:
  出自徐志摩〈雪花的快樂〉。全詩表現出詩人自然真摰的情感,文字優美,音律和諧,是一首清新脫俗、坦然抒情的格律詩。詩中作者將自己化作一片雪花,把雪花人物化、形象化,表達詩人對摰愛追求的堅定與熱誠。
:閱讀下詩,並回答23.24.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
  (D)   23.  依據詩意,本詩描寫的主題是 (A)思鄉 (B)詠物 (C)述志 (D)送別。
解析:由「長亭外,古道邊」(推知應是送別地點)、「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描寫與友人喝酒餞別時的離情),可推知此詩主題是「送別」。
  (A)   24.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此詞句所表達的情境,與下列何者相近 (A)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B)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C)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D)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解析:題幹與(A)皆以芳草的一望無際,呈現出離情滿懷。(B)表現出作者瀟灑豁達的情懷。(C)寫物我交融之情。(D)寫目睹江南景色,興起對朝代更迭感慨,抒發懷古之情。
語譯:(A)古原上長滿了繁茂的青草,每年都有一次枯萎和繁盛。野火也不能把它燒殺乾淨,春風一吹它又恢復了生命。出自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B)回首來時那曾風吹雨打的山路,踏上歸途,對我來說,其實既沒有風雨,也沒有天晴。出自蘇軾〈定風波〉。(C)我看那青山是多麼的嫵媚美


麗,青山看到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出自辛棄疾〈賀新郎〉。(D)江上春雨霏霏,江邊青草茂盛整齊,六朝往事如春夢一般過去了,如今只剩春鳥空自悲啼。出自韋莊〈臺城〉。
語譯:
  長亭的外面,古道的旁邊,路旁芬芳的綠草連綿長到了天邊。傍晚的微風拂過路旁的楊柳,送別的笛聲聽起來是那麼的淒冷,夕陽已傾斜在山的最外圍,馬上就要落下了,而知心的朋友都分散在天的一邊、地的一隅了,一壺濁酒飲盡我們最後的歡樂與雅興,但願這壺酒能讓你在別後的今夜不會在夢裡感覺寒冷。
第四部分:語文表達能力測驗(每題 2 分,共 12 分)
  (C)   25.  「人民在烽火連天、兵荒馬亂之中,被迫□□□□,四處逃亡。」句中缺空的詞語,可以填入的選項是:()離鄉背井()倒屣迎之()骨肉各方()東海揚塵 (A)()() (B)()() (C)()() (D)()()
解析:烽火連天:比喻戰火連綿。()離開故鄉,在外地生活。()比喻熱情款待賓客。因急著迎接客人,而將鞋子穿反了。屣,音ㄒㄧˇ,指鞋子。出自《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至親家屬各在一方,無法團聚。()比喻世事變化極大。
  (A)   26.  林徽音〈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的光豔中交舞著變。╱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無意中□,細雨點□在花前。」詩中□內字詞,依序應填入的是 (A)春╱閃╱灑 (B)風╱暗╱落 (C)山╱晃╱噴 (D)棋╱落╱敲。
解析:「輕靈╱在□的光豔中交舞著變」,可從「人間的四月天」判斷是「春」;「星子在╱無意中□」,因為星光熠熠,閃爍不定,所以星光「閃」是最佳答案;「細雨點」判斷出雨勢不大,所以用「落」、「噴」、「敲」來接續「細雨點□在花前」皆不妥,以「灑」最適切,故選(A)
  (B)   27.  「我一直這麼覺得:那種冷熱合鳴的悸動,和佛朗明哥的〈流浪者之歌〉,有著類似的靈魂□□,一樣的□□與基調。都是流浪的,蒼涼的,燙熱的,包含至苦與極樂的。都包含著千古風流的一種韻致與律動,傳遞著一種詠嘆調。」段落中□□內的詞語依序是 (A)訣竅╱舞步 (B)節拍╱姿勢 (C)深度╱設定 (D)遊走╱答案。
解析:從「佛朗明哥的〈流浪者之歌〉」得知,所以要選「節拍」;再者因為是跳舞的樂章,所以要選與跳舞有關的「舞步」或「姿勢」。但前後二者都要符合,故(B)是最佳解答。題幹出自吳淡如《迷火佛朗明哥舞坊‧主持導聆》。
  (C)   28.  以下是一則新聞報導,請選出敘述通順的語句選項 (A)在警方百密一疏、鍥而不捨的追緝下,終於在基隆海岸追捕到正準備偷渡逃亡的嫌犯 (B)偵訊時嫌犯一開始始終完全否認犯行 (C)直到警方羅列出所有物證 (D)嫌犯終於不甘示弱俯首認罪。
解析:(A)「百密一疏」刪去。(B)「始終」刪去。(D)「不甘示弱」刪去。
  (D)   29.  大師腹笥甚廣,才思敏捷,常常能。」句中畫底線處,可用下列哪一成語代換 (A)一筆勾斷 (B)舞文弄墨 (C)咬文嚼字 (D)走筆成文。
解析:腹笥甚廣:形容知識豐富,學問廣博。(A)全數作廢或取消。(B)指寫作、寫字,借以比喻賣弄筆墨文辭。(C)形容在字句上推敲琢磨,後用以形容拘泥於文字詮釋而流於見解迂腐、淺陋,或形容好稱引古書以賣弄才學的淵博。(D)一揮筆即寫成文章,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
  (D)   30.  下列文句中的成語,何者使用正確 (A)他為了討兒子歡心,每天綵衣娛親,真是事親至孝 (B)在強烈颱風的肆虐下,野柳岸邊的景色早已海枯石爛 (C)馬戲團的團員在鋼索上鋌而走險,驚險程度讓人不禁捏一把冷汗 (D)一場無名火,讓老所有的家當全都付之祝融。
解析:(A)綵衣娛親:指孝養父母。事親至孝:侍奉父母能善盡孝道。(B)海枯石爛:海水枯乾,石頭風化粉碎。形容經歷時間長久。後多用以表示意志堅定,永久不變的盟誓之詞。(C)鋌而走險:在窮途末路或受逼迫時,採取冒險或不正當的行為。(D)祝融:火神。後用以指火或火災。
第五部分:寫作能力測驗(不占分)
  布萊克(西元一七五七~一八二七年),英國詩人兼畫家。其代表作是詩集《先知書》。他曾在〈天真的預示〉中提到:「一顆沙裡看出一個世界,一朵花裡看出一座天堂,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恆在一剎那間收藏。」
  這一段話讓你領悟了什麼道理?請自訂題目,發表你的看法。文長三百至四百字。
寫作提示:
1.同學可以依據自己的領悟,選擇一個論點切入,論述自己的想法,或是舉例說明會更具說服力。
2.題目可以類似「把握當下」、「人有無限的可能」、「願有多大、力有多大……
3.書寫時可以引用古今中外的例證或自己體會到的人生哲理。
【參考範文】人因夢想而偉大
  十九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艾薩克‧牛頓,曾經這麼說過:「如果我比笛卡兒等人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而已。」牛頓謙稱自己的成就是前人努力成果的累積,因為人類不藏私的把文化與文明傳承下去,是以今日的世界才能享受科技日新月異的便利。
  科技新發明,讓過去的不可能變成可能,例如:無線上網的 4G 手機,輕薄短小,卻是掌握世界脈動的重要工具。現代的數位相機隨拍隨看,將每一個歡樂的時刻細心典藏,值得紀念的畫面在按下相機快門「喀擦!」的那一瞬間,永久收藏,這一切不都是科技帶來的幸福嗎?
  然而,科技誠然迅速又方便,但也不是能夠永久依靠的。畢竟,凡是物品便有損壞的可能,那些貯存在高科技智慧機器中的一切資訊,很有可能在一剎那間化為虛無,讓人欲哭無淚。因此我們要追求的是心靈上的真正富足,時時刻刻收藏自己的幸福點滴,轉化成生活的動力,讓源源不絕的幸福陪伴我們度過人生的春夏秋冬。人類因有夢想而偉大,勇於追逐夢想、實現夢想,便是我們與世界共存共榮的最佳良方。
  「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把永恆在一剎那間收藏。」這一段話,正是勉勵我們人生有夢,築夢踏實,那麼成功必定能有水到渠成的一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