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非選擇題(共 40 分)
一、字音字形(每題 1 分,共 11 分)
1.撐「篙」:ㄍㄠ 2.邂「逅」:ㄏㄡˋ 3.斑「斕」:ㄌㄢˊ
4.「郯」子:ㄊㄢˊ 5.魚「塭」:ㄨㄣ 6.「郗」太傅:ㄔ
7.「差」可擬:ㄔㄚ 8.老「聃」:ㄉㄢ 9.辭采「ㄍㄨㄟ」麗:瑰
10.「ㄓㄨˋ」立:佇 11.「ㄧㄢˇ」然:儼
二、解釋(每題 2 分,共12 分)
1.不恥相師:不以互相拜師學習為恥。 2.不拘於時:不受時俗的拘束。
3.遑論:更不用說。 4.橫來豎去:橫著排列或直著排列,引申為「無論如
何」之意。
5.乃覺三十里:竟然差了三十里。 6.斑斕:花紋鮮麗,光彩奪目的樣子。此形容星光燦
爛。
三、文句重組(2 分,完全答對才給分)
說明:下列引自〈師說〉一段古文,請依照文意推斷重新排列的組合順序是: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甲)猶且從師而問焉;(乙)古之聖人,(丙)其下聖人也亦遠矣,(丁)今之眾人,(戊)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己)其出人也遠矣, 而恥學於師。」
答:(戊)→(乙)→(己)→(甲)→(丁)→(丙)
語譯:從師問學的傳統失傳已經很久了!期望人們沒有疑惑啊也很困難了!古代的聖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多了,還要跟隨老師並向 老師請教;現在一般人遠不如古代的聖人,反而以從師問學為恥。
四、配合(第1.題,每小題 2 分;第2.題,每小題 1 分,共 15 分)
1.參考選項中均是與「師」字相關的成語,請閱讀下列文句,選出正確的成語代號,填入( )內。
( (戊) )(1) 缺乏縝密的計畫以及萬全的準備,是這次□□□□的原因。
( (庚) )(2) 這件事必須集思廣益,不能□□□□,否則失敗的機率會很高。
( (乙) )(3) 孔子首開平民教育,有教無類,後世尊其為□□□□。
( (己) )(4) 任何改正我的文章或提出建議的人,都是我的□□□□。
( (甲) )(5) 他彈奏吉他的技藝高超,竟然是看書學來,□□□□,令人佩服。
參考選項:(甲)無師自通 (乙)萬世師表 (丙)師表常尊 (丁)學無常師
(戊)出師不利 (己)一字之師 (庚)師心自用 (辛)勞師動眾
解析:
(甲)沒有老師的教導而自行領略學會。
(乙)對至聖先師孔子的尊稱。
(丙)用於哀輓師長喪者的輓辭。
(丁)指善於學習的人,知道該向不同專長的人請教不同的學問。
(戊)出兵征戰,遭遇困阻或行事受挫不能順遂。
(己)稱能改正或更動文句中一個字的老師。
(庚)指人固執己見,自以為是。師心,以自我之意為師。
(辛)動員眾多的人力。
2.下列各選項皆與學問、才學有關,請從參考選項中選出正確的成語代號,填入( )內。
( (乙) )(1) 見聞廣博,記憶力特強。
( (戊) )(2) 比喻無人可切磋,學識有限。
( (丁) )(3) 自謙才識疏淺。
( (甲) )(4) 比喻片面偏頗的見解。
( (丙) )(5) 比喻學問淵博,見識深廣。
參考選項:(甲)一隅之見 (乙)博聞強記 (丙)江海之學 (丁)斗筲之才 (戊)獨學孤陋
第二部分:綜合測驗(每題 2 分,共 42 分)
( (C) )1. 下列文句,何者沒有錯別字 (A)關於此項議題,他的意見一提出便立刻遭到大家的勃斥 (B)在我奮力刷洗之下,原本髒汙不堪的鍋子煥然一新,光可見人 (C)主講者以幽默口吻分享生命體悟,妙語
如珠,意趣橫生 (D)印度電影《三個傻瓜》對白風趣幽默,情節釦人心弦,深深打動影迷的心。
解析:(A)「駁」斥。(B)光可「鑑」人(形容物體表面平滑、光亮,可以照現影像)。(D)「扣」人心弦。
( (D) )2. 民不「ㄌㄧㄠˊ」生╱窮困「ㄌㄧㄠˊ」倒╱「ㄌㄧㄠˊ」若晨星╱歌聲「ㄌㄧㄠˊ」亮。上述
「ㄌㄧㄠˊ」的字形,依序應填入 (A)潦╱聊╱療╱寥 (B)聊╱療╱潦╱嘹 (C)寥╱聊╱潦╱寮 (D)聊╱潦╱寥╱嘹。
解析:寥若晨星: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形容數量稀少。
( (A) )3. 下列各組「 」內的注音寫成國字,何者字形兩兩相同 (A)付之一「ㄐㄩˋ」╱目光如「ㄐㄩˋ」
(B)英姿「ㄏㄨㄢˋ」發╱精神「ㄏㄨㄢˋ」散 (C)「ㄏㄨㄟˋ」眼獨具╱小恩小「ㄏㄨㄟˋ」 (D)「ㄗˋ」意妄為╱醃「ㄗˋ」食物。
解析:(A)炬。付之一炬:指焚毀╱目光如炬:形容目光有神。(B)煥。英姿煥發:英俊威武,神采煥發╱渙。精神渙散:精神散漫不集中。(C)慧。慧眼獨具:具有特殊的眼光或見解╱惠。小恩小惠:一點小小的恩惠或好處。(D)恣。恣意妄為:任意的胡作非為╱漬。醃漬:將食物加鹽、糖、醬或各種佐料加以浸泡的調理方法。
( (C) )4. 下列各組「 」內的字,何者讀音兩兩相同 (A)「駭」人聽聞╱言簡意「賅」 (B)互相傾「軋」╱往來信「札」 (C)咸自「矜」持╱青青子「衿」 (D)「笙」歌鼎沸╱得魚忘「筌」。
解析:(A)ㄏㄞˋ。駭人聽聞:令人聽了十分震驚╱ㄍㄞ。言簡意賅:言辭簡單而要義完備。(B)ㄧㄚˋ。傾軋:互相毀謗排擠╱ㄓㄚˊ。信札:書信、函件。(C)ㄐㄧㄣ。子衿:學生。(D)ㄕㄥ。笙歌鼎沸:形容歌聲、奏樂聲齊起,熱鬧非凡╱ㄑㄩㄢˊ。得魚忘筌:比喻人在成功後就忘本背恩。
( (B) )5. 下列「 」內各字的讀音,何者與去掉部首之後的讀音相同 (A)田「菁」 (B)「遑」論 (C)稻「穗」 (D)九「芎」。
解析:(A)菁,音ㄐㄧㄥ╱青,音ㄑㄧㄥ。(B)遑、皇,皆音ㄏㄨㄤˊ。(C)穗,音ㄙㄨㄟˋ╱惠,音ㄏㄨㄟˋ。(D)芎,音ㄑㄩㄥ╱弓,音ㄍㄨㄥ。
( (A) )6.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句中「攻」的意義,與下列何句「 」內的字義最接近 (A)「鑽」研精進 (B)拜師「學」藝 (C)既往不「究」 (D)「習」非成是。
解析:題幹與(A)皆是研究的意思。(A)鑽研:澈底深入研究。精進:專心求進。(B)學習。(C)查詢、追問。(D)習慣。習非成是:指對某些錯誤事情習慣了,就誤以為是正確的。
題幹語譯:學習道理有先有後,技能和學業上各有專門的研究。
( (C) )7. 下列文句「 」內各詞的詞義,何者兩兩 相同 (A)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B)「小學」而大遺╱國民「小學」 (C)在東床上坦腹食,如「不聞」╱充耳「不聞」 (D)我才「不及」卿╱猝「不及」防。
解析:(A)學習道理╱從師問學的傳統。(B)學習小的(句讀之學)╱實施初級教育的學校。(C)沒聽到。充耳不聞:意指不願傾聽他人的意見。(D)比不上╱來不及。猝不及防:指意外忽然發生,來不及防備。
語譯:(A)我學習的是道理啊,何必知道他出生得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從師問學的傳統失傳已經很久了!(B)學到小知識卻遺漏了大學問。(C)在東床上裸露著肚子吃東西,好像沒聽到這件事似的。(D)我的才智比不上你。
( (C) )8. 依據〈臺灣最美麗的火車線〉一文,下列關於「花蓮吉安到壽豐」這段火車路線的說明,何者正確 (A)經作家介紹與廣告宣傳,成為熱門旅遊景點 (B)沿途可供遊客賞鯨、撿石、吃冰、泛舟,藉由觀光帶來豐富經濟效益 (C)所經之地物產豐饒,也能觀察到多樣的野生鳥類、哺乳類 (D)在仲夏時節,享受看到幾千隻水鳥聚集站立的感動。
解析:(A)文中未提及。(B)由「現在,一般來花蓮的遊客愈來愈忽略這段路線了。大家忙著到海岸賞鯨、撿石,更急著到光復吃冰,甚至到更南方的秀姑巒溪泛舟」可知此選項為非。(D)由「冬天時,這裡更是精彩熱鬧。……廣大的魚塭還有稀有而為數眾多的冬候鳥光臨,直到春暖花開。在臺北那種看到千隻水鳥佇立的感動,在此稀鬆得很」可知此選項為非。
( (A) )9. 「門生歸,白郗曰:『……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食,如不聞。』郗公云:『正此好!』」由此段對話表達出郗太傅選婿 (A)不同流俗,別具隻眼 (B)標新立異,盜取美名 (C)與世偃仰,好事貪功 (D)一般無二,不見識面。
解析:(A)別具隻眼:具有獨到的眼光或見解。(C)與世偃仰:隨波逐流,沒有主見。好事貪功:愛興事端,貪求功績聲名。(D)不見識面:沒有見識或見識淺薄。
題幹語譯:門生回來,稟告郗太傅說:「……只有一位公子,在東床上裸露著肚子吃東西,好像沒聽到這件事似的。」郗太傅說:「就是這個人好!」
( (D) )10.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上述文句所要表達的意涵為 (A)長幼有序 (B)先知先覺 (C)專精覃思 (D)道存師存。
解析:(A)年紀大小有一定的先後次序。(B)對事物能事先覺察、了解。(C)專注研究,深入思辨。覃,音
ㄊㄢˊ。(D)誰懂得道理,誰就是我的老師。
題幹語譯:學習道理有先有後,技能和學業上各有專門的研究╱我學習的是道理啊,何必知道他們出生得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
( (B) )11. 下列關於〈再別康橋〉一詩的說明,何者正確 (A)以「輕輕」為詩眼,點出離別的主題 (B)「夕陽中的新娘」指的是夕照下的柳樹 (C)「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蕩漾」一句,最能看出徐志摩對康橋的無限依戀 (D)「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是指月光映照下的潭水,像虹般絢麗。
解析:(A)輕輕→別。(C)應為「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D)潭水是因映照夕陽的雲彩,彷若彩虹一般絢麗。
( (D) )12.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下列關於本段詩句的說明,何者錯誤 (A)「滿載一船星輝」描寫在康橋享受人生最美的一段時光 (B)情感於「在星輝斑斕裡放歌」達到最高點 (C)「但我不能放歌」情感由高潮處急轉至現實 (D)「悄悄是別離的笙簫」說明此時有聲勝無聲。
解析:(D)有聲勝無聲→無聲勝有聲。
( (D) )13. 下列關於〈師說〉一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首段以開門見山的方式,說明藉由李蟠請學而作〈師說〉 (B)文中批判童子、百工之人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 (C)用古之聖人恥學於師和今之眾人從師而問對比,說明學習的重要 (D)舉孔子以老子、郯子為師之例,正面提出學無常師的論點。
解析:(A)以開門見山的方式,強調學必有師的重要。(B)文中批判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C)用古之聖人從師而問和今之眾人恥學於師為對比。
( (C) )14. 「〈師說〉運用對比技巧,反覆論述『從師』的重要性,見解精闢,□□□□,說服力極強。」缺空處宜填入 (A)說長論短 (B)迂談闊論 (C)議論剴切 (D)不攻自破。
解析:(A)議論別人的是非、好壞。(B)迂腐而不合事理的言論。(C)剴切:切中事理。剴,音ㄎㄞˇ。(D)不待對方攻擊,即因自己內部的矛盾而自行瓦解。
( (A) )15. 事件或現象形成必有的前後關連,稱之為「因果關係」。下列文句,何者屬之 (A)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B)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C)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D)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
解析:(A)前句為因,後句為果。(B)所以:用來。未具因果關係。(C)設問。(D)未具因果關係。
語譯:(A)我嘉許他能實踐古人從師問學之道,所以寫了這篇〈師說〉送給他。(B)老師,是負責傳授道理、講授經籍、解答疑惑的人。(C)謝安高興的說:「這紛紛落下的白雪像什麼呢?」(D)我的才智比不上你,竟然差了三十里啊!
( (A) )16. 下列文句的修辭說明,何者有誤 (A)「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譬喻 (B)「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轉化 (C)「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譬喻 (D)「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轉化。
解析:(A)轉化(擬物)。(B)轉化(形象化)。(C)譬喻(暗喻)。(D)轉化(擬人)。
( (D) )17. 下列與人物相關的提示說明,何者配對正確 (A)韓愈:潮州刺史╱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邊塞派詩人 (B)劉克襄:自然生態╱鳥人╱《臺北人》 (C)劉義慶:南宋人╱臨川王╱《幽明錄》 (D)徐志摩:新月社╱方塊詩╱《猛虎集》。
解析:(A)邊塞派詩人→奇險派詩人。(B)《臺北人》為白先勇的作品。(C)南宋人→南朝宋人。
( (C) )18. 小智到圖書館想要查閱「筆記小說」,在搜尋引擎上應輸入什麼關鍵字 (A)《老殘遊記》╱劉鶚╱魏晉 (B)〈師說〉╱韓愈╱六朝 (C)《世說新語》╱劉義慶╱六朝 (D)《紅樓夢》╱曹雪芹╱清代。
( (A) )19. 下列關於韓愈的相關說明,何者正確 (A)字退之,諡號文,世稱韓文公 (B)明代茅坤選錄韓愈、白居易、歐陽脩等的文章編成《唐宋八大家文鈔》,以韓愈為首 (C)昌黎為其官職稱謂,撰文常自稱昌黎韓愈 (D)自稱昌黎伯,世稱韓昌黎。
解析:(B)白居易非唐宋古文八大家。(C)官職稱謂→家族郡望。(D)宋神宗時追封為昌黎伯。
( (A) )20. 下列關於《世說新語》的敘述,何者正確 (A)是劉義慶召集門下文士所共撰 (B)內容記載西漢到東晉間名士的軼聞言行 (C)以章回小說的形式,按性質編排,分三十六門 (D)文字清麗簡潔,故事趣味橫生,實為六朝志怪小說之傑作。
解析:(B)西漢→東漢。(C)章回小說→筆記小說。(D)志怪小說→志人小說。
( (C) )21. (甲)胡適的《嘗試集》是中國第一本白話新詩集(乙)因為用白話文寫作,故又名「白話詩」(丙)和「散文」的文體相似,唯散文更重視意象的營造(丁)形式自由,字數、句數、格律皆不限(戊)徐志摩、余光中、鄭愁予皆為臺灣著名詩人。以上關於現代詩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乙)(丙)(丁)(戊) (B)(甲)(乙)
(丁)(戊) (C)(甲)(乙)(丁) (D)(乙)(丙)(戊)。
(丁)(戊) (C)(甲)(乙)(丁) (D)(乙)(丙)(戊)。
解析:(丙)散文和新詩是不同文體,唯新詩更重視意象的營造。(戊)徐志摩非臺灣詩人。
第三部分:閱讀測驗(每題 2 分,共 10 分)
:閱讀下列文字,並回答22.、23.題。
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世說新語‧□□》)
( (A) )22. 就其內容判斷,此則故事在《世說新語》三十六門中,應歸類於 (A)〈容止〉 (B)〈任誕〉 (C)〈捷悟〉 (D)〈德行〉。
解析:魏武「自以形陋」,且匈奴使者的回答就是以對方的外貌來評價,因此應選(A)。
( (D) )23. 依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匈奴使者心胸狹隘,不能容人 (B)崔季珪眼光精準,具有識人之明 (C)間諜吃裡扒外,居心不良 (D)匈奴使者慧眼識人,看出曹操氣度非凡。
解析:(A)匈奴使者→曹操。(B)崔季珪→匈奴使者。(C)由文中無法看出。
語譯:
魏武帝曹操將接見匈奴的使者,他認為自己身形短小,不足以稱雄於遠方國家,就讓崔季珪代替接見,他自己則握刀站立在坐榻旁邊。接見完畢後,曹操派間諜去問匈奴使者說:「魏王這個人看起來怎麼樣?」匈奴使者回答說:「魏王風采高雅不比尋常,但是坐榻旁邊握刀的人,才是英雄。」曹操聽說後,派人去殺了這個使者。
:閱讀下列文字,並回答24.~26.題。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偶然〉)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偶然〉)
( (B) )24. 依據上詩,本詩旨在描寫 (A)雲和大海的廣闊無邊,讓人不著邊際 (B)敘述兩人相遇又相離的偶然際遇 (C)漫步雲端,尋求真愛的激情 (D)情人相處純屬必然。
解析:(B)雲朵偶然投影在波心,是偶然的關係;相逢在黑夜的海上,各有各的方向,交會時就會互放光亮亦是偶然。而「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是分別的灑脫。
( (B) )25. 下列詩句的意涵,何者與本詩相近 (A)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B)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C)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D)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解析:題幹與(B)都是指彼此相識時曾交會出一段感情,令人眷戀。(A)指多年後重逢,對方已嫁娶生子。(C)指有緣相識即如兄弟般親近的情感。(D)指忘情於自然美景的任真自得。
語譯:(A)昔日我倆離別時,你尚未結婚,今日相見,竟已兒女滿堂。出自杜甫〈贈衛八處士〉。(B)這樣的情懷,只能留待日後,成為永遠的回憶,明知往日時光不再,每當回想過去情景,內心總有說不出的迷惘與惆悵。出自李商隱〈錦瑟〉。(C)生活在塵世間,大家都是好兄弟,又何必一定要有血緣關係呢?出自陶淵明〈雜詩〉。(D)我隨意漫行,不覺走到溪河的源頭,隨興席地而坐,仰看
白雲出岫,飄盪天際。出自王維〈終南別業〉。
( (A) )26. 依據上詩,作者認為人生聚散無常,無須執著於短暫的情緣,這種追求自由的特有氣質最接近先秦諸子中何人的主張 (A)老子的順任自然 (B)墨子的尚同兼愛 (C)孔子的仁民愛物 (D)荀子的隆禮重法。
解析:(A)老子提倡聽任人或事物的自然發展。(B)墨子的政治思想,選拔賢臣與君王一統天下,並愛人如己。(C)孔子認為要對人親善,進而愛護生命。(D)荀子主張以禮來教化人民,來約束人性之惡。
賞析:
〈偶然〉一詩,顯露了詩人心靈的寬容與氣度。廣闊的天空何等曠達超脫,舒卷的流雲隨風飄飛,平靜如鑑的波心亦常有天光雲影徘徊。緣起緣滅,聚散無常,實應追求瀟灑自如的人生,而無須執著於短暫的情緣。在真心愛過之後,何必耿耿於懷能否相守?那沉默夜裡的閃亮,就是彼此關切與致意的眼眸。
第四部分:語文表達能力測驗(每題 2 分,共 8 分)
( (D) )27. 「現代年輕人讀書、做事,常常堅持己見,不肯變通,如果再繼續如此自以為是,□□□□,是很難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句中缺空的詞語適合填入的選項是:(甲)故步自封(乙)傲視群倫(丙)刻舟求劍(丁)膠柱鼓瑟 (A)(乙)(丙)(丁) (B)(甲)(乙)(丙) (C)(甲)(乙)(丁) (D)(甲)(丙)(丁)。
解析:(甲)(丙)(丁)比喻一味守舊而不知變通。(乙)指人才華出眾,成就非凡。
( (D) )28. 下列選項「 」內詞語的使用,何者正確 (A)韓愈可用「汲汲營營」來嘉許李蟠能學習古人虛心問學之道 (B)〈詠絮之才〉這則故事中,可用「巾幗鬚眉」來形容謝道韞的表現 (C)在〈絕妙好辭〉這則故事中,可用「深藏若虛」來形容楊修的捷悟 (D)徐志摩對康橋無限的依戀,可用「魂牽夢縈」來形容。
解析:(A)形容人急於追求功名的樣子。宜改為「奮發向上」。(B)指有男子氣概的女子。宜改為「掃眉才子」。(C)比喻真才實學的人深藏不露。宜改用「反應敏捷」。(D)形容十分思念的樣子。
( (B) )29. 下列選項「 」中的詞語,何者運用最適當 (A)他的想像力很「豐饒」,總是有源源不絕的創意,常帶給觀眾驚喜 (B)燦爛的夕陽照在廣闊無邊的海面上,這「綺麗」的美景令人難忘 (C)海軍一次次在巴士海峽「漫溯」,保衛臺海的安全 (D)和他相約「邂逅」於此,誰知道他居然爽約,害我苦等一整個下午。
解析:(A)富足,通常用以形容土地。宜改為「豐富」。(C)隨意將船撐往上游。宜改為「巡弋」。(D)沒有事先約定,而偶然相遇。宜改為「會面」。
( (B) )30. 徐志摩若想要題辭給劍橋大學,歌詠當地的美景,下列何者不適當 (A)美不勝收 (B)理不勝辭 (C)尋幽訪勝 (D)引人入勝。
解析:(A)形容美好的事物太多,無法盡收眼底。(B)文章的說理不夠暢達,無法勝過所使用的文詞。(C)尋找探求景色清雅的地方。(D)引領人進入美麗玄妙的境地。
第五部分:寫作能力測驗(不占分)
在陌生的城市裡醒來
脣間仍留著你的名字
愛人我已離你千萬里
我也知道
十六歲的花季只開一次
但我仍在意裙裾的潔白
在意那一切被讚美的
被寵愛與撫慰的情懷
在意那金色的夢幻的網
替我擋住異域的風霜
愛原來是一種酒
飲了就化作思念
而在陌生的城市裡
我夜夜舉杯
遙向著十六歲的那一年 (席慕蓉〈十六歲的花季〉)
脣間仍留著你的名字
愛人我已離你千萬里
我也知道
十六歲的花季只開一次
但我仍在意裙裾的潔白
在意那一切被讚美的
被寵愛與撫慰的情懷
在意那金色的夢幻的網
替我擋住異域的風霜
愛原來是一種酒
飲了就化作思念
而在陌生的城市裡
我夜夜舉杯
遙向著十六歲的那一年 (席慕蓉〈十六歲的花季〉)
讀完了這首詩,請你以「十六歲的青春心事」為題,說明十六歲的你,年少情懷可有什麼情思?無論是難忘的回憶、千里的重逢、單戀的孤寂、失戀的憔悴、無端的思念,以及對生命的疑惑,都可以娓娓道來。
寫作提示:
1.詩中所呈現的愛情觀,與作者對愛情的詮釋所給予自己的啟示。
2.本詩中,哪一句詩給你的感動最深?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本詩結合,敘述自己對青春的看法。
【參考範文】十六歲的青春心事
十六歲的我,正在享受年輕的美好,生活中除了讀書與朋友,還有我親愛的家人。辛棄疾曾說:「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我認為青春不用扭扭捏捏,也不用悲壯,可以追尋愛,盡量去享受青春的滋味。但是也要化作溫柔敦厚的智慧,步向人生的另一個階段,這才是踏實的人生。
二八年華,彷彿旭日初升,生命中發生的種種情思,對我而言都是新鮮而未知的體驗。從國小開始,我便在父母保護的羽翼下成長茁壯,父母為我擋風遮雨,讓我過著不虞匱乏、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或許國中升學的壓力,曾經讓我感到惶恐和不安,但是現在的我已經決定了自己的未來—邁向科技大學這一條升學之路—於是我的心變得篤定,不再感到徬徨失措。
那麼,十六歲的青春心事,或許只剩下人際關係這一項了。與人相處之道,我還在摸索,有時對別人好,卻不一定得到相同的回報,我心中當然也會難過和悲傷,但是並不會怨恨。因為我認為:無論是甜蜜的愛戀、哀傷的分離、千里的重逢、無端的思念、難忘的回憶等等情愫,都是很好的歷練,讓我們在與他人應對進退時更能把握分際。
對十六歲的我來說,愛情不是唯一,因為世間有許多更重要、更美好的事物,等待我去探尋。希望多年以後,我在陌生的城市裡,想起十六歲的青春,嘴角能夠泛起一抹微笑,因為我的認真,所以我擁有一段無怨的青春,想起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我的心中滿滿是感謝。就像席慕蓉在詩中所寫的「我也知道╱十六歲的花季只開一次」,所以我要好好珍惜,珍惜十六歲這段最美好的青春歲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